当前位置:新闻公告 > 集团动态
guobang
集团动态
立人立国 兴业兴邦
荣耀之星·人物专访① | 从“有意注意“到“流程优化": 四位标杆的进阶之道
发布日期:[2025/09/01]

编者按:在国邦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,总有这样一群人——他们以专业铸就品质,用创新驱动发展;他们扎根一线,默默耕耘,立足岗位,建功立业。他们是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,更是“创新创建 增长增效 升格升级 成人成团 有意注意”管理理念的生动诠释者。今日,《荣耀之星》企业争先人物专栏正式启航!这里将记录研发创新、生产运营、质量管理等各条战线上的奋斗故事;这里将展现国邦人追求卓越、担当奉献的核心价值观;这里将成为传承企业文化、凝聚奋进力量的重要阵地。每一个争先人物都是一面旗帜,每一个奋斗故事都是一份力量。让我们以榜样为镜,向争先奋斗者看齐,共同书写国邦医药更加辉煌的明天!

李栋栋| 穿针引线,群策群力解生产困局
人物信念:只有坚持探索和论证、扎根现场,才能有出路。

一个忙碌的上午,车间对讲机里指令声此起彼伏。车间主任李栋眉头紧锁,因为那台“老顽固”机器又出状况了!他立马联系主管副总、经业元负责人,一起奔赴现场,与现场主管和相关负责人一起围在设备旁“会诊”。大家从设备的性能、状态、使用场景和现状等方面查找问题,但是始终没有找到突破口。此刻空气仿佛凝固了,大家的讨论声渐渐安静下来,李栋栋目光一闪,一个大胆的念头进发:“既然现有的生产模式一直出现问题,何不将生成流程简化,按照类似反应釜的方式进行处置,说不定会有较好的结果。

 

不破不立!这个想法瞬间点燃了团队,大家集思广益,不断完善新方案。各个模块负责人员积极完成了一系列工作,包括拆除问题设备、优化管线、不断调试等。各级人员对此高度重视,遇到问题便立即组织讨论并解决。虽然过程很辛苦,但试验结果令人振奋:新方案不仅能够完全替代原有方案,还降低了生产成本。最终,设备异常率大幅降低,切实保障了对应车间的生产。


这灵光一闪并非偶然,而源自李栋栋对现场的深度专注和坚持有意注意的工作方法。自担任车间主任起,“现场即战场”就是他的信条,车间里总有他的身影。一位员工的感慨让他铭记于心:“主任,您在现场的时间真的很多。”对他而言,问题在哪儿,人就在哪儿。

 

齐连柱 | 客户需求的“急先锋”使命必达的领路人

人物信念:用专注提升自己,用共担成就团队!

一项紧急生产任务压到了车间主任齐连柱的肩头。工期紧、任务重,又逢春此前,节临近,设备采购、中试环节困难重重。"公司决心响应客户的需求,我们绝不能退缩!"——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,也是他坚定的信念。齐连柱深知,自己的信心,就是团队的信心。他迅速组织团队,列出问题,定人、定时、定责,提前预判每一个可能出现的“拦路虎”。最终,团队超预期地完成了这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。回望这场硬仗,齐连柱将成功归于团队的力量,“成人成团”的理念在此刻闪耀。他将这种协作精神融入日常管理,推行“职能主管配合生产”的模式,释放生产主管的精力,使他们更专注于现场,从而真正提升团队践行“两个领先”的能力。


车间管理曾长期受异常问题困扰,严重影响生产效率。齐连柱敏锐意识到,异常管理是制约车间规范化运营的核心瓶颈,问题频发不仅导致现场管理混乱,更阻碍了团队能力的提升。为此,他系统性地推进异常管理改革:组织团队全面梳理异常类型及根源,建立“周分析一周总结”机制,实施ABC分级管控。这套方法论使车间管理从“救火式应对”转向“预防性管控”,为生产体系注入持续改进基因。


当面对副产产能和技术难题时,齐连柱带领团队冷静分析,用科学数据测算,深入摸底客户使用情况,持续攻坚克难。最终,他们成功破解了问题,实现了客户投诉率归零。

 

杨志豪| 国际认证“零缺陷”自的护航尖兵

人物信念:成功需要两个支点:一是“跳一跳够得着”的目标,二是日拱一卒的坚持。

从环保科调任质量部担任QA经理后,杨志豪迅速适应岗位转变,将环保管理经验融入新的质量管理工作。面对即将到来的国外官方认证工作,他展现出成熟的管理智慧。杨志豪以开放态度积极引入外部专家指导,践行“成人成团 升格升级”理念,将所有人员迅速分工,责任到人,提出务实的工作原则:“将认证的相关要求与日常管理深度融合,目标设定要'跳起来够得着’,坚持不懈抓日常管理,让高标准和严要求融入日常。”这种扎实的作风感染了整个团队,一个个忙碌的身影,把困难当作攀登的台阶,将不可能变为可能。当认证通过的结果传来时,他稍显从容,因为他知道,日复一日的坚持,必然会换来好的结果。

 

一次,杨志豪应邀赴其他分公司考察学习国际认证相关要求。期间,在确保日常质量管理工作有序运行的同时,他主动拓展管理思路,提出深入各部门进行专项沟通,组织现场细节排查专项行动,协调浙江国邦“跨省力量支援,召开认证专题会议,统一团队思想。最终,这一系列创新举措助推认证工作圆满完成。

 

回望这段经历,他认为:“只有推动认证成果融入日常,建立常态化审计模拟机制,让高标准成为习惯,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果。”

 

李敏 | 质检战线的“流程优化师”:95后管理者的新思维
人物信念:不求事事完美,但求每天进步一点点。

作为95后的年轻部门负责人,李敏为团队注入了蓬勃朝气。在她的带领下,“主动承担 坚持学习”成为团队最鲜明的底色。在备战韩国官方审计时,一个场景令李敏动容:不仅重点区域的主管将这次认证工作当作极好的学习、提升机会,其他区域的主管也主动要求加入。这一幕让“成人成团”的理念不再是抽象的口号,而变为真实可感的团队精神。


在日常管理实践中,李敏创新性地将OKR目标管理法与PDCA循环“相结合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质量管理模式。面对质检工作重复性强、工作量大的特点,她坚持“现场主义”管理方式,经常深入一线观察操作流程。在发现紫外和滴定检测环节存在设备重叠、效率低下等瓶颈后,李敏果断组织团队开展专项改善:通过采取设备布局优化和检测流程再造等举措,显著提升了检测效率,有效降低了差错率,还让员工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,为专业技术提升创造了空间,实现了效率、质量和员工发展的三重提升。


李敏深谙共情是管理的“润滑剂”,不仅身体力行地体察员工需求,更着力培养团队互谅互助的文化氛围。她通过建立“压力疏导一正式沟通”通道,定期与员工深入交流,全面掌握其工作生活状态,从而更科学地分配任务、赋能团队。在部门发展规划上,她积极践行“实践出真知,行动见真章”的管理哲学,将理论思考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。

 

聚星成火,共铸荣耀
李栋栋的“有意注意”、齐连柱的“创新创建”、杨志豪的“升格升级”、李敏的“流程优化”……不同岗位的奋斗者以同样的创新精神,共同铸就了“荣耀之星”的精神内核。他们用实践证明:平凡岗位的持续精进,终将凝聚成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!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返回主目录